纵书院 - 综合其他 - [历史同人] 大秦皇叔在线阅读 - 第164章

第164章

 他暗暗好笑。

    然而一般情况下,混官场要看资历,要看功劳。李斯这两样都缺了点,难以服众。赵琨这个狗头参谋给大侄子出了个主意——先容许韩王俯首称臣,派李斯去接收韩国的舆图和国玺,赚足功劳。然后随便找一个借口,比如韩王撕毁盟约,与赵国、魏国结盟背叛秦国,再打过去就行。

    秦王政盯着赵琨看了半晌,总感觉小叔父平常不是这种标准的政客作风,难道给尉缭当徒弟,终于还是学坏了?

    商量完正事,一看时间,宫门已经上锁。

    秦王政留赵琨同住。

    一片静谧之中,年轻的君王正伏案批阅奏疏。

    赵琨一边在竹纸上绘图,编写图文并茂的科普教材,一边等夜宵。

    回到秦朝以前,他一直以为铜鼎、铜灯都是青铜色,直到看见实物,才知道其实是金灿灿的铜锡合金、铜锌合金。美轮美奂,可惜含有铅等重金属,用来盛放酒水,喝多了对身体不太好。

    时下流行的漆器,同样不适合盛装食物。尤其是酸性的液体,比如果醋、果汁、醪糟等等。

    赵琨坚持使用无釉的陶器饮水,装果汁。给秦王政和张良等亲友弄了几套原始的青瓷餐具。这种青瓷属于越国的低温瓷器,曾经一度在楚国灭越国的战争中失传。近些年,又被工匠复原出来,技艺还有所提升,甚至出现了彩绘、雕镂等装饰,算是瓷器的萌芽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,工匠是贱籍,由于镐池乡的工匠待遇好、地位也没有那么低。所以这些陶瓷匠人直接就投奔了赵琨。赵琨也不藏私,直接将制作无铅高温陶瓷的步骤写下来,交给这些工匠,提供资金和场地,让他们自主研发瓷器。谁最先烧制出优质的瓷器,谁就是陶瓷作坊的最高管理者、话事人,享受镐池君的上等门客待遇。